2024-12-07 12:38:00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表明矿床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找矿标志按与成矿的关系一般可分为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前者如矿体露头、铁盖、矿石碎石、有用矿重砂、采矿遗迹等,后者如蚀变围岩、特殊颜色岩石、特殊地形、特殊地名、地球物理异常等。
1. 地质标志
1. 矿产露头
矿产露头可以直接指示矿产的类型、可能的规模、空间位置和产出特征,是找矿最重要的标志。由于矿物露头表面经常发生风化改造,根据风化改造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两类。
原生露头是指暴露在地表但尚未或已经被弱风化作用改变的矿化露头。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结构基本保持原始状态。一般来说,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矿石和脉石较坚硬的矿体很容易在地表保存其原有的露头。例如鞍山型含铁石英岩,其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基本上都是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因此不会再次被氧化。最多,磁铁矿会被氧化成赤铁矿。露头基本反映了深部矿体特征。此外,铝土矿、含金石英脉、各种钨、锡石英脉型矿体、矿脉也在地表稳定,主要矿物均为氧化物。这种类型的露头一般可以形成凸起的正形地形,并且很容易发现。还可以根据现场目视观察和识别来确定矿床类型,目视估计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百分比含量,初步评估矿石的质量。
大多数矿体露头表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对矿体的矿物成分和矿石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变化。这种露头称为矿体氧化露头。在金属氧化露头现场评价中,应注意寻找残余原生矿物,以确定原生矿物的类型和质量。此外,还可以根据次生矿物的特征来判断原生矿物的特征(表1)。
表1 矿床中常见次生矿物及氧露头颜色特征
金属硫化物矿体的氧化露头通常最终会在地表形成所谓的“铁盖”。铁帽是指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经过较彻底的氧化和风化转变后,在地表形成的以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并混有二氧化硅和粘土的帽状堆积物。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指标。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都是在铁盖中发现的。如果铁帽规模较大,也可用于铁矿开采。在预测找矿工作中,首先要区分铁盖是硫化物矿床形成的真铁盖,还是富铁岩石、菱铁矿氧化形成的假铁盖。其次,必须进一步确定铁盖的原生矿石。具体类型和存款类型。
2 矿体附近围岩蚀变
在内生成矿过程中,矿体围岩在热液作用下常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即围岩蚀变。由于蚀变岩的分布范围比矿体大,更容易发现。更重要的是,蚀变围岩往往先于矿体暴露于地表,这可以指示盲矿体可能存在的情况和分布范围。
围岩和热液性质是影响蚀变类型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蚀变类型通常对应于某些矿物类型。主要围岩蚀变类型及其相关矿物见表2。
表2 围岩蚀变类型及相关矿产资源
(据侯德义等,1984) 注:+++最常见,++常见,+罕见
3. 矿物学迹象
矿物特征是可以为预测性勘探工作提供信息的矿物特征。它包括特殊类型矿物和矿物种类。前者已形成传统的重砂勘探方法。后者近20年来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使矿产中存在的大量地质找矿信息得以充分揭示,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形成矿物学分科学科——探矿矿物学。
矿物类型是指同一矿物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矿产类型特征研究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找矿信息:
1)评价地质体的矿物含量。矿物模式可用于更轻松地确定地质体是否含有矿物质。例如,当金伯利岩中的紫色镁铝榴石石榴石含Cr2O32.5%时,可判断该岩体为含金刚石成矿岩体;铬尖晶石中FeO>22%,其所在的超基性岩体通常有铂、钯矿化;例如,当金矿中的石英呈烟灰色时,其所在的石英脉一般含金量较好。
2) 指出矿化类型和可能发现的具体矿物类型。预测工作区可能发育的矿化类型对于评价矿点和圈定预测远景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不同类型矿床中的磁铁矿具有非常不同的化学成分。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中,磁铁矿一般含有很高的TiO2,而其他类型的TiO2 含量很低。同一矿床也显示出从早期到晚期的规律性变化。从锡石的标准特征(晶体形态和微量元素含量)可以区分伟晶岩型、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等不同类型的矿化。
通过利用矿物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的特征,可以提供有关矿床类型的更好信息。例如,含锌尖晶石是多金属矿床出现的标志;电气石典型变化是不同来源锡石矿床的标志。伟晶岩中出现玫瑰色和紫色矿物(云母、电气石、绿柱石等)是锂、铯矿化的标志;花岗岩中出现绿色天河石和棕绿色锂云母,预示着锂成矿的可能性。存在;在变质岩地区看到蓝晶石和石榴石是含云母伟晶岩存在的标志。
3)反映矿化的物理、化学条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矿区的大规模成矿预测和“探底”找矿作业。利用矿产特征的空间变化推断矿产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空间变化特征,开展矿床分区,指导盲矿寻找。例如,从反映成矿温度来看,锡石由高温向低温变化,晶形由简单的四方双锥体向四方双锥体、短柱状向长柱状、针状变化;闪锌矿由高温到低温,铁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低,颜色从黑色变为浅黄色。王岩(1979)系统地测量了胶东玲珑金矿第一阶段石英的温度,并绘制了温度梯度等值线图,清楚地反映了多个通道中的矿液从东北深处向南方倾斜输送的情况。西方向。运移,从而更好地指导深部矿体的寻找。
2. 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是指各种地球化学弥散晕,是矿体周围某些元素的局部高含量带。这些分散晕根据调查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初级晕、次级晕(分散流、水晕、空气晕、生物晕)。图3-2-17反映了通峪沟矿区Cu、Pb、Zn、Ag、Sn元素异常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从研究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的方法出发,达到提取找矿标志的目的,已形成多种相对成熟、专业的化探方法。化探方法所圈出的各种分散晕,常称为化探异常。其在找矿中的应用和评价详见找矿方法部分。
地球化学标记广泛应用于金属、能源和矿产勘探工作。与其他探矿标记相比,它们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找矿深度大,是发现各种矿产特别是盲矿床的重要指标。探矿深度可达数百米甚至数百米;
其次,指导矿产勘查应用比较简单。它是利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地球化学异常中的主要异常及其形态分布来反映主要成矿带和矿化集中区或主要矿源层和主要控矿区的分布。因素与成矿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勘探人员的识别能力,为评价该地区整体成矿远景和矿产潜力提供方向;
此外,地球化学标志是发现新型矿床和难辨认矿床的唯一或重要途径。以成矿元素为指示元素圈定的地球化学异常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其不同程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反映了成矿元素逐渐富集的趋势。在找矿工作中,从正常矿场低异常区高异常区富集中心工业矿床可直接开展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因此,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地球化学异常的逐步评价,发现了一些新类型的金属矿物。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包括卡林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的发现和勘探评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化学的内涵丰富,获取途径也很多。除了上述众多的矿化元素作为指示元素外,还可以以与矿化元素相关的非矿化元素作为指示元素来提取和评价地球化学异常,例如在金矿勘探中。 Cu、Pb、Zn、As、Sb、Hg 等元素常被用作指示元素。从获取异常的方式来看,可以是从基岩中提取的初级晕,也可以是从水、土壤、空气或生物体中提取的次级晕。
3. 地球物理标志
地球物理标志主要是指各类地球物理异常,如磁异常、电异常、放射性异常等。地球物理标志对于各种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勘查具有广泛的指示作用。它们主要反映地表以下到深层的矿化信息,对地表以下地质体具有“透视”功能。因此,它们对于预测和搜索很重要。盲矿体(床)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球物理异常的本质是反映地质体物理性质的差异。因此,地球物理标志是一种间接找矿标志,往往有多种解释。此外,地球物理异常的强度受地质体埋藏深度和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较大。应用地球物理标志时,必须结合地质、地貌等具体特征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解释地球物理异常所反映的信息。图3-2-18显示了视电阻率的等高线图,该等高线图基于在电极距离100m处激励下在同一区域获取的读数。矿体轮廓叠加在电阻率的异常分布上。地图上低阻异常与已知矿体位置及近地表轮廓吻合。
4. 生物标志物
生物体的生存状况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一些特殊生物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地质特征和可能的成矿特征,因此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例如:海州香草(铜草)一般生长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铜矿区。目前被公认为该地区找矿的重要指示植物。
目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趋势正在从宏观生物发展到藻类、细菌、真菌等微观生物,从现代生物发展到已经灭绝并成为化石的古代生物。而且,在研究和揭示生物标志物找矿机制方面,我们改变了过去认为生物体是环境被动产物的片面观点。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的主动改造,即把生物本身视为重要的成矿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总结和发现新的生物找矿迹象。这主要得益于近20年来生物矿化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使人们认识到生物体通过自身或活动改变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引起矿化元素的迁移、沉淀和富集。从而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矿藏。生物成矿作用的揭示,为生物找矿指标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5、人工标志
主要指旧采矿遗迹、特殊地名等,例如旧矿坑、旧矿坑道、冶炼道碴、矸石堆等,它们是表明矿产分布的可靠标志。我国古代采矿、冶炼业发达,古老的采矿遗迹遍布全国。古代采矿时矿山被废弃,要么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落后,无法继续开采,要么是因为缺乏识别矿物共生组合的能力。如果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重新评价,有时会发现具有巨大工业价值的矿藏。我国许多矿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开发的。此外,在这些老采矿遗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成矿规律和找矿地质条件,发现了更重要的新矿体。特殊地名标志是指古代矿工根据当地矿物的性质、颜色、用途等而命名的某些地名。对选择矿区(段)具有参考意义。有的地名直接表明了那里存在哪些矿产,如安徽铜官山、湖北大冶铁山、河北黔西金昌峪、浙江平阳翻山、甘肃玉门石油河等。由于古人对矿物认识的限制,有些地名与主要矿物类型不同,但仍表明矿物存在的可能性。例如,江西德兴银山实际上是一个铅锌矿,湖南锡矿实际上是一个铅锌矿。锑矿、甘肃银厂其实都是铜矿等。
难道勘探全靠运气吗?当然不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探矿技术和丰富的探矿经验,天天想着“天上掉下金块”,你几乎永远找不到矿产。
1.如何寻找金矿
金矿床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岩石类型和任何时代的地层中,但前寒武纪绿岩带是最重要的。金矿化类型有:绿岩带型(含基性岩、超基性岩)、火山岩型、斑岩型(含碱性岩、花岗岩)、浊积岩型、黑色岩系型、砂砾岩型、河流沉积型;按成因类型分为石英脉型、硫化物脉型、细浸染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锰盖型、红土型等。
1、首先要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与硅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硅就无法形成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呈烟灰色,水色也不错。这是因为含金硅质体中或多或少含有硫化物。由于硫化物极其细小,石英呈烟灰灰色。特别是层状石英脉(可能含有多个黑色条带,例如碳质和细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金含量。即使在硫化物很少的光亮金型石英脉中,当出现金矿包时,也常常存在锑矿、铋矿、轮矿、毒砂、鱼子酱铅锌矿等硫化物。
2、再次关注断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都与断裂有关,可以说没有成分就不可能形成金。尤其要注意超糜棱岩、糜棱岩、糖状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等,这些往往是富金矿体的所在地。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含金量往往较差,其旁边的次生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的产地。
3、三要注意铁盖、棕红色、棕黄色残坡沉积物和碳酸盐槽沉积物金含量的测定。它们不仅本身可以成为铁盖型或红土型金矿床,而且还可以指示寻找原生金矿床。
4、四、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雌黄)地区寻找金矿。对于锑矿来说,它可以与金共生形成锑金矿;也可以分开,但相距并不远,所以有“人不在其中,离其不远”之说。在一些铅锌矿的外围也能发现金矿,如青城子铅锌矿的外围和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蚀变带也是找金的好地方。
5、除硅化作用外,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还包括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矿绢云母化、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等。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碱性花岗岩、碳硅泥岩、不纯碳酸盐岩等的断裂破碎带和构造蚀变带。
7、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找金,这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据寻金的指示元素进行寻金,如汞、锑、铋、砷、铊、硒、铅、锌、铜、银等元素的异常组合。
9、利用物探方法查明断层构造和硫化物分布规律,间接寻找金矿床。
2. 如何寻找砂金
砂金找矿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5种:天然重砂法、工程重砂法、旧矿勘查法、地质地貌分析法、新地球物理和航空技术方法。
其中,前三种方法是通过抽样调查了解是否有砂金,直接判断是否矿化,属于直接找矿方法;后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成矿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环境和沉积物的研究。利用某些特征来推断是否可能成矿,是一种间接找矿方法。其中地质地貌调查是砂金找矿分析的基础。通常,在确定何处寻找砂金矿以及在何处、何处安排取样项目时,主要以地质地貌分析为依据。下面介绍砂金找矿的具体方法。
1、天然重砂法
天然重砂法是利用砂金颗粒密度(比重)很大,可以直接利用淘析板进行选别的特点。在松散碎屑沉积物的表层或不深的地方挖取样品,并在现场进行淘选,以直接确定是否存在。砂金存在的一种方式。采样内容包括河流沉积物重砂采样、阶地砾石层沉积物露头采样、山坡残坡沉积物重砂采样。
河流中天然重砂法取样工作一般沿水系上游或中小型含金支流河谷自下而上进行。其优点是:工具简单(只需一把铲子和一个洗板),取样工作量小(挖一个浅坑0.3-0.5m深,样品重量20-40kg),简单易行,一个人就能完成,很快就可以直接获得地表附近的砂金信息。缺点是由于样品取地较浅、靠近地表,无法反映深层砾石层的金含量,而砂金通常主要集中在靠近基岩的砾石层下部。因此,无法找到近地表河流重砂的测量结果。我的一般只具有定性意义。
天然重砂的采样效果取决于采样点和采样层的选择。平面范围内,采样点应分布在有利于砂金堆积的地方,如河道突然变宽的地方、河道转弯处和凸岸处、河床浅滩的砾石沉积区、干流与支流交汇处附近及河床岩台处。滩边、礁石之上、边滩或中心滩、水流中较大障碍物前、河床坡度由陡变缓的地方、“关门山”、山谷上方或堆积处在垂直剖面方向上,最好的位置是靠近底部岩石的砾石层底部。在砾石区,应位于切割砾石层的支流河谷以下的河床沉积物中。在多层次沟网发育的山区,应优先在支流河谷采样。从阶地沉积露头取样时,应从砾石层底部或基岩表面附近取样。每个样品的长度应为0.2-0.5m,样品的重量应至少为20kg。按体积取0.01m3(约相当于一个标准船形洗盘装满砂样)。沿河采样时,间距由河谷大小决定,不需要机械固定。
采样点的确定应以地质、地貌条件有利为原则。对于长35公里的小沟渠,大约可以每隔800m采样一次,对于长10公里左右的山谷,可以每隔1600m采样一次。采集残坡样本时,按照平行山坡等高线布置采样点,点间距为80-40m。所有采样层应尽可能取自砾石层或含粘土砂砾石层,避免纯粘土层。老采矿尾矿砂堆应直接从上表层取样,采坑深度宜为0.3-0.5m。各类重砂取样必须计算产品的重量或体积才能计算等级。样品在现场清洗并送往实验室。
2、工程重砂法
利用砂钻或探井工程穿透松散沉积层并系统取样,了解松散沉积物的金含量,直接确定含金层品位的有效方法。由于砂金和工业砂金层主要赋存于松散沉积层底部,工程重砂法可识别深部砂金富集情况,提供直接找矿信息。采用该方法的基本要点是采样工程点的布置必须有充分的依据,且施工可行。其次,无论采用何种主要取样工艺,都必须穿透含金层,深度控制在基岩面以下至少0.2m。砂金找矿取样工程的使用,必须在地质、地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找矿标志和线索,在有利矿化剖面内选择有利位置,并按照一定的工程网格布置工程。应根据砂金富集和成矿规律确定有利位置。
3、老砂金开采痕迹及民间开采调查
老砂金手工开采痕迹常见于许多砂金矿区的河流上游或支流河谷。它们是砂金找矿的有效标志。根据旧采矿痕迹,进一步开展周边找矿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老手工采矿区的大型尾矿堆往往是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此外,通过民间采矿调查,可以获得该地区砂金矿的地质特征、格局和找矿线索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对民间砂金矿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4、地质地貌调查
是砂金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有利成矿区预测。勘查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河谷路线调查。其中,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河流碎屑观测法,以该地区已知的产金沟岩石作为对比类比,采集一些天然重砂样品,了解金含量。间接或直接决定是否有砂金供应以及供应的丰富或贫乏。勘察时应注意了解沟谷的构造背景和与金矿化有关的地质现象。
地貌观测主要划分河谷类型的各种地貌单元并确定其分布,了解其规模、成因、沉积物特征和金含量等,并在1:50000或1:25000比例尺地形图上勾勒出第四纪地貌。地质简图绘制了主要地貌单元的边界线,为今后安排取样工程、圈定矿体提供参考。
5. 寻找砂金矿床的一些私人经验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砂金产区。采矿历史悠久,在寻找砂金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根据地貌和砂金富集规律确定远景剖面
1、看“三山”“四不露山”,一是“左山”、“关门山”、“鹰门山”、“沟前无露口”、“沟后无露堵塞”沟”、“沟内无外露风”。以及“整条沟不露”。 “左山”是山谷上游的一座产金山。它的特点是高度(不暴露和堵塞)和存在许多“马牙”矿脉(石英)。经验表明,山谷中有山的地方更有可能形成砂金矿。
“关山门”指的是河谷中的钳形山,又称“关山门”。 “鹰门山”是山谷拐弯处临江的一座山,又名“布鲁嘴”或“布鲁口”。这种地貌是砂金矿化的有利标志。 “关门山”上方或“鹰门山”前的山谷中是盛产砂金的地区。
“不露风”也叫“不露腰”。产砂金的河两岸山更高,“风”似乎刮不出去。 “不裸露”是指河床底板岩石不裸露,说明河谷正处于堆积阶段。
2 “小沟是从嘴里出来的”、“大沟有腿”、“大小不在肚子里”。小沟壑是指长度小于3公里的小沟壑。 “小沟从嘴里出来”是指在小沟出口处要注意寻找砂金矿。当长度超过10公里时,即为大沟。 “大沟有腿”是指在较大的河谷中发现砂金矿床,在其上游的一些支流河谷中也可能发现砂金矿床。反之,如果支谷有砂金矿,主谷也可能有砂金矿。中沟(中沟)长度为310km,主要矿化赋存于该山谷内。
3.“阴坡金出”。根据寒冷冰冻地区的民间经验,冲积砂金矿,特别是阶地矿床,多分布在河谷的阴坡一侧。也就是说,在东西走向的河谷中,河谷斜坡南侧的阶地砂金矿床较多,而北侧的阶地很少。南北走向的河谷,金矿多分布在西侧阶地,东侧矿化很少。
(2) 取样重河沙寻找黄金
沿河采集重砂样品进行砂金找矿是民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经验是:
1、采样点必须合理、具有代表性。通常采样线间距为200-300m。
2采样位置应为河流变向(转弯)的内侧;河流流速明显减慢的地区;在河床上的大型障碍物前面;在主要支流汇合的一侧。
3、注意采样层。只有在有泥(粘土)、沙子和砾石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三者缺一,效果就不好。
4、从旧探坑或旧采矿尾矿沙堆取样时,应先剥离表土,但不要挖得太大。最好对带有基岩碎片的砾石进行采样,简单的水洗砾石部分不能采样。
5. 样品不能从水中捞出。
3. 如何寻找银矿
独立银矿床很少,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和秘鲁。我国有广东高明福湾、广西龙安凤凰山、四川巴塘夏色、云南鲁甸乐马厂等。按照安东诺夫储量分类,1万吨为特大型银矿,1万吨至2000吨以上为大型银矿,2000吨至500吨以上为中型银矿,500吨以下为小型银矿。银矿。
在我国,平均品位大于150克的银矿床称为独立银矿,平均品位大于1000吨的称为大型银矿,平均品位1000吨至200吨以上的称为大型银矿。中型银矿,平均品位200吨以下的称为小型银矿。
银矿勘探标志
1、低温蚀变和矿化带,如次生石英岩化、黄铁矿硅化、重晶石化、长石化、蒙脱石化、硅化、铁碳化、铁锰粘土岩化、构造侵蚀等。变态等;
2、砷、锑、铋、硫化汞、硫酸盐矿区;
3、铁、锰氧化带;
4、铜、铅、锌、锡、钨、锰矿区及周边地区;
5、黑岩体系区;
6.银化学检测异常区域。
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银地球化学异常寻找银矿床时,应注意区分人工降雨或人工降雪造成的人工大面积银异常,以免产生误导。人工降雨(雪)是利用高射炮和火箭从地面发射炮弹。炮弹在云层中爆炸后,炮弹中的碘化银等催化剂燃烧成烟剂散落在云层中,使云层中的水雾迅速冷却凝结。
2、除了在铜、铅、锌、锡、钨、锰矿区寻找共伴生银矿床外,还应注意寻找硫化物较少的独立银矿床。例如,独立的银矿床往往可以出现在硫化物较少的断层构造蚀变带中。矿藏。
4.如何寻找铜矿
铜矿床主要类型有:斑岩铜矿床、铜镍硫化物铜矿床、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层状铜矿床(火山岩铜矿床、砂、页岩、砾岩铜矿床、碳酸盐型铜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矿床和热液脉型铜矿床。
勘探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量较高的蚀变岩、古代铜冶炼渣等极易氧化,形成特别引人注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蓝铜矿(俗称蓝铜矿)、红色石铜矿等。铜。矿石、烟灰状辉铜矿、亮蓝色斑铜矿等,它们是寻找铜矿的好兆头。
2、特色植物。比如长江中下游的牙刷草、云南的紫花紫茎的葡萄草,都是寻找铜矿的好植物。
3、改造组合。例如,镁铁矿-黄铁矿-绢云母-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的褪色都是找铜的好兆头。
3、火山构造、细绿角斑岩火山凝灰岩、喷出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状硅质岩)、红层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叠层石硅质细白云岩、含碳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寻找铜的最佳目标。
4、斑岩铜矿床一般为大吨位、低品位矿床,历来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床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露天开采条件,其次要看是否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是否伴生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方便露天开采,又没有高品位二次富集区,金、银、钼含量又低,品位过低,就会成为死矿,暂时被利用。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勘探资金,难以被人们利用。可能会给矿业公司带来麻烦。
5、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的综合异常。
6.地球物理异常。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以直接反映铜矿体的存在。磁异常可以围绕火山结构、中-中酸性岩石接触带和超镁铁质。由于岩石的性质,低重力可以围绕隐藏的花岗岩岩体。
7、注重矿化系列找矿。如果上面有铁矿石,下面就有铜矿石(例如铁帽通常表明发现了铜,而磁铁矿矿床下面通常有铜矿床)。
8、注重综合找矿。铜矿床常与下列元素共生或伴生:铅、锌、钨、钼、锡、金、银、铁等。
5. 如何寻找铅锌矿石
1、铁盖矿和氧化矿:铅锌矿常含有黄铁矿、菱铁矿、铁白云石、铁方解石或铁闪锌矿。在氧化条件下,它们很容易分解形成褐铁矿等沉积物。通常,通过对铁盖进行取样检测,就可以知道该地区是否有铅锌矿找矿前景。如果铁帽和氧化带铅锌含量较高,则其本身就构成氧化铅锌矿石。铅和锌的地球化学行为存在细微的差异,这使得铅和锌在氧化条件下分离。铅的氧化物有白铅矿、黑铅矿、白铁矿、铁酸铅、硫酸铅等。由于硫酸铅一般不溶,因此分散并残留在氧化带中。运移距离小,距原矿体较远。近来有时可在残坡沉积物中富集形成矿物;氧化锌有菱锌矿、异极铁矿、水锌矿、硅锌矿等。由于硫酸锌易溶,能运移相当距离,所以氧化锌的分布范围较氧化铅更广,易富集沉积。成矿物质。因此,氧化锌矿石往往比氧化铅矿石更有价值。
氧化铅锌矿有棕色、土黄色、炭黑色、白粉红色、浅黄绿色等不同颜色,形状可以是块状、土状、蜂窝状、粉状、硬壳状、豆状等。葡萄状或肾状。渣状输出。氧化砂岩型铅锌矿石有时很难用肉眼识别。我的经验是:黄褐色的砂(砾)石里有黑芝麻点。
2、蚀变标志碳酸盐岩矿床常与硅化白云岩有关,肉红色白云岩包围的灰白色白云岩往往是工业矿体所在的地方。砂(砾)岩矿床常具有多孔、颗粒支撑、如浸水状、或“鸟眼”结构、“雪顶”结构等特征。矿石附近围岩的蚀变包括破碎化、硅化等。重晶石、天青石、黄铁矿、碳酸铁和萤石。
化等,地沥青和黑色条带往往也是找铅锌矿的标志。热液型矿床的蚀变还有矽卡岩化、角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等。 3、物化探异常一般铅锌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物探异常特征,但块状闪锌矿体却具有高阻特征,这在解释物探异常时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4、褶皱轴部的断裂破碎带特别是逆冲推覆构造带或大型滑脱构造带往往大型至超大型铅锌矿有关。 5、锗、镓、铟、银等微量元素异常这些元素异常不仅可以指示寻找铅锌矿,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可与铅锌矿构成共生矿或伴生矿,而大大提高矿石的吨矿价值。 六、如何找钨矿 钨的矿床类型,若按矿物元素组合划分,则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等类型。其工业类型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广东锯板坑、江西大吉山等)、斑岩型钨矿(细脉浸染型、云英岩型)(广东莲花山和江西阳储岭)、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江西大湖塘)、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湖南瑶岗仙、江西香炉山、甘肃小柳沟)、以矽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层控型(广西大明山)和砂矿型等。 中国已探明的钨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岭地区,其中以赣湘粤最为重要。近年,在北祁连-北山地区发现了大型的钨矿床,改变了中国工业钨矿床的分布格局。目前,中国钨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为国外30多个国家总储量(130万吨)的3倍多。但中国富钨矿床(含WO3大于0.5%或1%)不多,大多为贫的难选矿床。另外的主要产钨国是加拿大和美国。我国湖南省郴县柿竹园是个“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拥有140多种矿物,其中钨矿储量就占了当前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
用户评论
这书讲了好多找矿的技巧诶,我本来还不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找到东西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本书后,我去野外找宝石的时候明显收获大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23个技巧果然实用啊,很多都是我之前没想过的新方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了这么多找矿知识,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开采出宝藏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新手玩家来说这份资料简直太棒了,可以快速上手找到矿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里面介绍的标志真能用,下次去探险一定带上这份小技巧书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已经收藏了这本书,以后要跟着步骤慢慢练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会让找矿变得更容易,推荐给所有喜欢冒险的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找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技巧讲得非常清楚易懂,非常适合新手入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5个标志和23个技巧,实用性太强了,好评赞!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让我对找矿这项技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总觉得找矿很困难,现在看完书再试试看我是不是可以找到宝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这些技巧,去野外玩耍也能变成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小책是我玩游戏以来最实用的资料了,强烈推荐给大家!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在找矿方面做得更好的朋友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让我对户外探险充满了新的热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成为高手玩家的话,这本《5大找矿标志 23大找矿技巧》是一定要收藏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